13载·与路同行(五):以智慧之“眼”护航项目全周期建设
发布时间:2025/9/3 15:36:21
编者按:
时光荏苒,岁月鎏金。当第十三圈年轮在公司发展的画卷上悄然镌刻,我们迎来了又一个意义非凡的时刻。十三载春秋,从区域试点到覆盖全国 50 + 高速公路项目,从单一技术服务到项目管理软件、智慧工地、电子档案、BIM 技术、科研课题全面开花,云软以技术迭代为核心驱动力,持续深耕交通基建数字化领域,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解决方案。回首过去,每一份荣誉,是肯定,也是责任;每一款产品,是成果,也是承诺。本系列特辑将带您重温云软发展历程中的高光时刻,细数那些值得我们骄傲的荣誉与认可。

智慧之“眼”
当一条蜿蜒的高速公路在崇山峻岭间逐步成型,当一个个重点工程在广袤大地上加速推进,如何实时掌握项目动态、精准把控施工进度、科学守护生态环境?
2019 年,云软敏锐洞察行业痛点,正式推出无人机航拍服务——以无人机为空中平台,搭载专业机械遥感设备,为项目装上 “智慧之眼”。不同于传统监测的局限,这项服务可覆盖从原始地貌拍摄到施工进程跟踪、从生态数据留存到高风险工点监控的全场景。且云软持续进行技术迭代与服务升级,确保每一次航拍都精准匹配建设节奏,为工程管理提供 “看得见、看得清、用得上”的数字化支撑。
一、四大场景赋能项目全周期
云软无人机航拍服务并非简单的 “空中拍照”,而是深度融入项目规划、建设、生态保护全流程,通过专业技术将航拍影像转化为可指导决策的管理工具,其核心价值体现在四大关键场景:
1.地形风貌呈现:为工程规划画好“全景地图”
项目开工前,无人机全方位航拍沿线原始地形,技术团队精细化处理影像,通过“标点注明关键节点、划红线标识施工范围、结合 CAD 图纸叠加分析”等专业手段,将项目路线、重要构造物的位置、建设信息直观呈现给项目方,为线路优化、场地规划、施工方案设计提供精准的地形数据支撑。

(明巢高速原始地貌航拍)

(东鄱高速原始地貌航拍)

(泰山路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原始地貌航拍)
2.生态保护留存:为绿水青山守住“原始档案”
云软无人机航拍通过高清影像,完整留存项目沿线原始生态数据,包括植被覆盖、水系分布、生态敏感点等,以作为后期生态恢复基准。道路建成后,建设团队依此精准还原地貌,开展植被补种、水系修复,守护生态底色。

(宁吉高速周边生态)

(黄千高速周边生态)
3.施工进度管控:为建设节奏当好“智能指挥官”
在建设阶段,云软可根据项目需求,定期开展全线进度航拍,管理人员对比计划与建设实景,快速定位滞后标段、查找原因,及时调整计划,避免工期延误与成本浪费。

(滁天高速进度对比)
4.高风险工点监控:为安全生产筑起 “空中防线”
针对陡坡开挖、桥梁施工等人工巡查难覆盖的高风险工点,无人机灵活穿梭并实时航拍。发现违规操作或隐患可立即反馈,实现“早发现、早处置”,保障人员安全与项目推进。

(皖赣高速桥梁施工)
二、20+项目验证,打造行业标杆
截至目前,云软无人机航拍服务已成功应用于无桐高速、桐岳高速、滁天高速、天天高速、亳蒙高速、合徐南改扩建工程、皖赣高速等20余个重点项目,成为项目管理的“标配工具”。其应用成效包括:
效率提升:单次航拍可覆盖数公里线路,替代传统人工巡查,效率提升10倍以上;
成本优化:减少现场管理人员投入,避免因进度滞后造成的资源浪费;
管理增效:通过进度可视化展示,实现标段间对标管理,促进整体协同;
监管强化:高风险区域重点覆盖监测,降低安全隐患发生概率。
十三载砥砺前行,云软始终以技术之力回应时代之问。无人机航拍不仅是一只“眼”,更是连接天与地、人与机器、数据与决策的智能纽带。它让工程管理有了“天空视角”,让生态保护有了“数字底账”,让进度管控有了“动态脉搏”。未来,云软将继续深化“无人机+”技术融合,拓展在智慧巡检、智能建管、数字运维等领域的应用,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更强大的云软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