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载·与路同行(六):科研创新,铸就高速公路数字化发展引擎
发布时间:2025/9/5 17:03:50

编者按:

时光荏苒,岁月鎏金。当第十三圈年轮在公司发展的画卷上悄然镌刻,我们迎来了又一个意义非凡的时刻。十三载春秋,从区域试点到覆盖全国 50 + 高速公路项目,从单一技术服务到项目管理软件、智慧工地、电子档案、BIM 技术、科研课题全面开花,云软以技术迭代为核心驱动力,持续深耕交通基建数字化领域,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解决方案。回首过去,每一份荣誉,是肯定,也是责任;每一款产品,是成果,也是承诺。本系列特辑将带您重温云软发展历程中的高光时刻,细数那些值得我们骄傲的荣誉与认可。

 

创领未来

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,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管理面临着诸多新挑战与新机遇。云软精准把脉行业顽疾,充分依托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之势,积极探索高速公路建设信息化管理的新观念、新方法与新技术。公司始终将科研创新视为核心竞争力,截至目前,已先后协作完成(在研)工程建设期信息化管理科研课题近20项,其中涵盖 4 项省市厅立项课题,以及多项国有企业与业内管理单位立项课题,当前公司科技创新总含量已达 26.73T,彰显出强劲的科研发展势能。

 

荣誉等身 实力认证

十三载深耕不辍,公司在科研创新领域结出了累累硕果,多项成果获得行业权威认可,为交通信息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:

高速公路建设信息化管理技术研究及应用

2009年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,2010 年再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,是公司早期科研实力的重要见证。



《高速公路建设信息管理平台应用研究》

2017 年斩获安徽省公路学会交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,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区域交通信息化领域的重要地位。


《高速公路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管理及利用》

2018 年获得安徽省公路学会交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,为高速公路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。


《高速公路可视化项目建设管理系统信息化平台技术研究》

2018年荣获安徽省公路学会交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,推动了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向可视化、智能化升级。



《高速公路绿色隧道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》

2018年获得安徽省公路学会交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,为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工程示范经验。


《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质量与安全智能预警管控平台的开发应用研究》

2022年获安徽省公路学会交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,2023年获首届长三角智能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安徽赛区优秀奖,2024年入选安徽省公路学会交通科技成果推广目录,成为跨区域、多维度认可的优质科研成果,为高速公路质量与安全管理保驾护航。


《基于工程信息模型的智慧建造技术研究与应用》

        2024年获安徽省公路学会交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,紧跟智慧建造发展趋势,为交通基建智慧化转型贡献关键技术。




与此同时,公司仍有多项科研项目在研,持续为科研创新储备力量。


多维突破 构筑高地

除科研课题成果外,公司在知识产权与标准制定领域同样成绩斐然。截至目前,公司已取得发明专利10项、实用新型专利25项,另有23项发明专利进入实质性审查,取得软件著作权130件、集成电路布图12项、省地方标准1项,另有2项地方标准、2项团体标准正在编制中,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。这一系列成果,标志着公司正稳步构筑起行业的竞争力高地。

汇聚合力 共促发展

云软始终坚持开放协同、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路径,与高校、企业深度合作,构建融合共生的技术生态

2014 年,公司与安徽省高等级指挥部签订科研合同,正式成为安徽省交控集团科研协作单位。此后,双方不断深化合作,公司持续作为安徽省交控集团建设板块信息化科研课题协作单位,共同攻克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中的多项技术难题,为区域交通基建数字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。


2019年,公司与长沙理工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,双方在互惠互利、共同发展的基础上集成各类资源、提高创新能力,实现合作共赢。



2021年,公司与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签约校企合作,成为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实训基地。随后多次与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软件课程教学。此外,公司负责人还参与了教材《公路施工安全管理》的主审工作,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贡献行业实践视角,推动产教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。



十三载科研路,一程风雨一程歌。云软以创新为信仰,以技术为承诺,不仅打造了一系列标杆产品与获奖成果,更构建了覆盖“产学研用”的全链条创新体系。未来,我们将继续探索新技术、研发新产品、攻克新难题,汇聚更多创新力量,为交通基建数字化转型书写辉煌篇章!